近年来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相继出台《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》等纲领性文件,明确要求构建“全方位、全过程、全覆盖”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,推动财政资金聚力增效。在此背景下,财政金融局坚决贯彻“花钱必问效、无效必问责”理念,将绩效监控作为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的核心抓手。
打破部门壁垒,压实主体责任。为有效打破部门间信息隔阂与协作障碍,并切实压实项目单位的主体责任,财政金融局严格执行喀什地区财政局拟定的绩效监控评分标准,组织对开发区2025年5月重点监控项目开展考核评分,形成了《关于喀什经济开发区2025年绩效中期监控及监控结果的通报》,同时将考核情况与绩效考核挂钩, 以考核压力传导决策压力, 倒逼项目单位主动打破内部壁垒、优化资源配置、落实整改责任, 确保财政资金聚力增效。
精准聚焦,强化领导督导。为精准聚焦预算执行难点、强化分管领导定向督导效能,财政金融局建立定期报送机制,靶向呈报各单位项目预算执行进度,重点突出滞后项目清单与零支出项目清单,点对点报送至管委会分管领导。此举有效缩短问题响应链条,加速问题解决。通过分管领导靠前指挥、定向督导,强化过程干预,依托领导决策权威破除部门壁垒,变事后被动问责为事中主动纠偏,有力保障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实时提升。
深入一线,开展常态沟通。为动态掌握预算执行真实状况、精准破解基层执行难题,财政金融局常态化深入各预算单位一线,通过高频次现场座谈、实地核查等多种形式, 主动对接、靠前服务, 面对面倾听各预算单位在预算执行各环节反映的困难、诉求与建议,深度剖析问题根源。针对共性问题,及时研究提出解决方案并推动落实;针对个性堵点,现场协调相关部门联动解决,确保问题发现在一线、解决在一线, 切实为预算单位纾困解难,保障财政资金高效运行。
通过上述举措,实现“监控-反馈-提升”的全程化管理,下一步财政金融局将持续开展“回头看”,确保全年绩效目标高质量达成。
责任编辑:
相关新闻